趋庭

qū tíng
趋庭是什么意思的图片

网友科普

趋庭,典故名,典出《论语注疏·季氏》。“(孔子)尝独立,鲤趋而过庭。曰:‘学诗乎?’对曰:‘未也。’‘不学诗,无以言。’鲤退而学诗。”鲤,孔子之子伯鱼。后因以“趋庭”为承受父教的代称。

含义解释

亦作“趍庭”。
作为一位优秀的父亲,他经常在趋庭之时教导子女如何做人。
小明总是虚心趋庭,向父亲请教各种问题。
趋庭训子,是中华文化中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体现。
古文寓意:
趋庭变学,既已引置庄岳之间;挟策读书,亦都从游舞雩之下。
——清·顾炎武·《《与李霖瞻书》》
惟尔严父,为予大臣。嘉其调鼎之功,命及趋庭之子。俾升华省,仍列清曹。
——宋·王禹称·《《恩赐宰臣一子可尚书水部员外郎制》》
他日趋庭,叨陪鲤对;今晨捧袂,喜托龙门。
——唐·王勃·《《滕王阁序》》
〔孔子〕尝独立,鲤趋而过庭。曰:“学诗乎?”对曰:“未也。”“不学诗,无以言。”鲤退而学诗。他日,又独立,鲤趋而过庭。曰:“学礼乎?”对曰:“未也。”“不学礼,无以立。”鲤退而学礼。
——春秋战国·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·《《论语·季氏》》


组词

问AI百科

百科AI智能,探索更多与"趋庭"相关的知识

随便看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