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ù
述是什么意思的图片
8
半包围
SYPI

笔顺

述的笔顺

书写要领

“术”横画稍短,竖画正直。“辶”点与横折折撇距离适中,曲弯自然,捺画舒展,稍平。“术”与“辶”之间的距离要适中。


述的意思

1. 讲说;陈说;叙述。

近义词:

例句:

虽然不是很恰当,但是语言的表述永远追赶不上感情的流淌。
老师生动地述说着历史事件,让我们仿佛穿越到了那个时代。

含义解释

遵循;继承。
古文寓意:
五子咸怨,述大禹之戒以作歌。
——··《《书·五子之歌》》
始楚贤臣屈原被谗放流,作《离骚》诸赋以自伤悼。后有宋玉、唐勒之属慕而述之,皆以显名。
——东汉·班固·《《汉书·地理志下》》
公子三人,长曰周余,好善学文,能谨谨致孝,述父之志,曲而不黩。
——唐·韩愈·《《唐故国子司业窦公墓志铭》》
记述;叙述。
古文寓意:
幼而不孙弟,长而无述焉,老而不死,是谓贼。
——··《《论语·宪问》》
班述陆海珍藏,张叙神皋隩区。
——晋·潘岳·《《西征赋》》
非烟非云,容状讵能详述。
——唐·韩愈·《《贺庆云表》》
於是把在花多福家所闻的话,述了一遍。
——清·吴趼人·《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》
陶太太却简单的述给嫣红听了。
——清·徐哲身·《《反啼笑因缘》》
阐述前人成说。
古文寓意:
述而不作。
——··《《论语·述而》》
已正其音而犹遵元第何也?曰述也。
——清·顾炎武·《《〈音学五书〉后叙》》
文体名。史篇后的论述。
古文寓意:
夫文章者,原出“五经”: 诏命策檄,生於《》者也;序述论议,生於《》者也。
——北齐·颜之推·《《颜氏家训·文章》》
马迁《自序传》后,历写诸篇,各叙其意。既而班固变为诗体,号之曰述。范晔改彼述名,呼之以赞。
——唐·刘知几·《《史通·论赞》》
何法盛《晋中兴书》名目与诸史异:本纪曰典,表曰注,列传曰录,论曰述。
——清·钱大昕·《《十驾斋养新馀录·何法盛书》》
通“術”。正道。
古文寓意:
胡能有定,报我不述。
——··《《诗·邶风·日月》》
然则不术犹不道,言报我不以道也。
——清·俞樾·《《群经平议·诗一》》
通“鷸”。冠饰,以翠鸟羽制作。
古文寓意:
通天冠……前有山,展筒为述。
——南朝宋·范晔·《《后汉书·舆服志下》》
姓。
古文寓意:
述,姓。《风俗通》云:“鲁大夫仲述之后也。”
——北宋·陈彭年等·《《广韵·入术》》
文体名。论说文之一种,前散文,后拈韵。三国魏邯郸淳有《魏受命述》,唐杜甫有《杂述》、《秋述》,宋范仲淹有《述〈国语〉》、《四言铭系述》等。参阅杜甫《杂述》清仇兆鳌题注。
古文寓意:
辱书,并示表、记、述、书、辞等五篇。
——唐·韩愈·《《答扬子书》》
文体名。行状之别名。
古文寓意:
述,撰也。纂撰其人之言行以俟考也。其文与行状同,不曰状而曰述,亦别名也。
——明·徐师曾·《《文体明辨序说·述》》
通“術”。道术。
古文寓意:
大臣乱曰称述。
——战国··《《管子·君臣下》》
述、术古字通……称术谓称举道术也。称术乃君人者之事,大臣称术则乱矣。
——近现代·于省吾·《《双剑誃诸子新证·管子二》》
六方三述,其极一也。
——先秦··《《逸周书·命训》》
耽乐道述,咀嚼七经。
——宋·洪适·《《隶释·汉成阳令唐扶颂》》
泛指著述之作。
古文寓意:
“五经”之兴,可谓作矣;太史公书、刘子政序、班叔皮传,可谓述矣。
——汉·王充·《《论衡·对作》》
已而知戈德文(W.Godwin),读其著述,博爱之精神益张。
——现代·鲁迅·《《坟·摩罗诗力说》》

组词

问AI百科

百科AI智能,探索更多与"述"相关的知识

随便看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