遂
辶
12
半包围
遂
UEPI
笔顺

书写要领
“㒸”点撇距离适中,横画稍短,三撇平行、均匀。“辶”点与横折折撇距离适中,曲弯自然,捺画舒展,稍平。“㒸”与“辶”距离适中。
遂的意思
1. 称心;如意。
例句:
他经过多年的努力,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,感到十分遂心。
我们希望你的计划能够顺利执行,一切都能按照你的意愿顺遂发展。
遂的意思
3. 〈书〉就;于是。
例句:
因河水暴涨,宣泄不畅,遂成泽国。
完成手头的工作后,他感到心满意足,遂归与家人团聚。
遂的意思
4. (Suì)姓。
含义解释
前进;前往。
古文寓意:
进举;举荐。
古文寓意:
克敌者,上大夫受县,下大夫受郡,士田十万,庶人工商遂,人臣隶圉免。
——春秋·左丘明·《《左传·哀公二年》》
〔孟夏之月〕命太尉,赞桀俊,遂贤良,举长大。
——西汉·戴圣·《《礼记·月令》》
〔商汤〕遂其贤良,顺民所喜,远近归之,故王天下。
——战国末期·吕不韦等·《《吕氏春秋·简选》》
完成;成功。
古文寓意:
功成名遂,名誉不可虚假,反之身者也。
——战国··《《墨子·修身》》
晋平公使叔誉于周,见太子晋而与之言,五称而三穷,逡巡而退,其不遂。
——先秦··《《逸周书·太子晋》》
弟子遂之者,兰陵褚大,东平嬴公,广川段仲,温吕步舒。
——东汉·班固·《《汉书·儒林传·胡母生》》
从此朔方兵,收京功乃遂。
——清·王摅·《《谒睢阳庙》诗》
〔杨靖〕见自己计策已遂,高兴非常。
——现代·李涵秋·《《广陵潮》》
生长;养育。
古文寓意:
顺应;符合。
古文寓意:
如愿;顺从。
古文寓意:
表明;表达。参见“遂威”“遂惔”。
古文寓意:
君抡贤人之后有常位于国者而立之,亦抡逞志亏君以乱国者之后而去之,是遂威而远权。
——春秋··《《国语·晋语八》》
信理遂惔谓之敢,反敢为掩。
——汉·贾谊·《《新书·道术》》
通达。
古文寓意:
日夜不休,宣通下究,瀸於民心,遂於四方。
——战国末期·吕不韦等·《《吕氏春秋·圜道》》
荀卿嫉浊世之政,亡国乱君相属,不遂大道而营於巫祝,信𧗒祥。
——西汉·司马迁·《《史记·孟子荀卿列传》》
延伫情弥结,攀跻阻莫遂。
——清·邵长蘅·《《经彭蠡湖口望庐山》诗》
舒展;宽容。
古文寓意:
因循。
古文寓意:
凡听,威严猛厉,而不好假道人,则下畏恐而不亲,周闭而不竭;若是,则大事殆乎弛,小事殆乎遂。
——战国··《《荀子·王制》》
遂而不返,制乎嗜欲。
——战国末期·吕不韦等·《《吕氏春秋·侈乐》》
水中道路。
古文寓意:
迷者不问路,溺者不问遂,亡人好独。
——战国··《《荀子·大略》》
田间排水的小沟。
古文寓意:
远郊;古代在远郊设立的行政区划。
古文寓意:
鲁人三郊三遂,峙乃桢干。
——··《《书·费誓》》
不变,移之遂,如初礼。
——西汉·戴圣·《《礼记·王制》》
周家乡遂之制,兵寓其中。近国为乡,为乡者六;郊之外为遂,为遂亦六。
——宋·李如篪·《《东园丛说·三礼说·乡遂》》
古之为国有军有赋,军出於郊者也,赋出於遂者也。
——清·恽敬·《《三代因革论二》》
古代统辖五县的行政区划。
古文寓意:
钟体受击处。
古文寓意:
为遂,六分其厚,以其一为之深,而圜之。
——战国··《《周礼·考工记·凫氏》》
全部;完全;尽。
古文寓意:
副词。于是;就。
古文寓意:
副词。终于;竟然。
古文寓意:
固将朝也,闻王命而遂不果,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。
——战国··《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》
桓玄素轻桓崖。崖在京下有好桃,玄连就求之,遂不得佳者。
——南朝宋·刘义庆·《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》
一字读两音,即是两形只写一字。书写笔画,诚可省减,然破一字一音之例,实觉不便,故后世遂废不行。
——近现代·吕思勉·《《字例略说·文字之孳乳》》
通“墜”。
古文寓意:
通“邃”。深远貌。
古文寓意:
幽兮冥兮,应无形兮;遂兮洞兮,不虚动兮。
——西汉·刘安等·《《淮南子·原道》》
嘲诮分明如马胜,机关深遂若玄何。
——现当代·王重民等·《《敦煌变文集·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》》
通“燧”。古代取火的器具。
古文寓意:
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,以鉴取明水於月。
——战国··《《周礼·秋官·司烜氏》》
夫子不答,久而曰:“钻遂改火,急可已矣。”
——宋·岳珂·《《桯史·选人戏语》》
周代诸侯国名。妫姓,舜的后裔,春秋时为齐所灭。故地在今山东省宁阳县西北。
古文寓意:
夏六月,齐人灭遂。
——春秋··《《春秋·庄公十三年》》
指道路。
古文寓意:
臣闻越王句践战敝卒三千人,禽夫差於干遂。
——西汉·司马迁·《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》
蹊遂芜灭而不可陟兮,玄猿黄鹄四顾而鸣悲。
——宋·苏辙·《《巫山赋》》
组词
问AI百科
百科AI智能,探索更多与"遂"相关的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