鄴
阝
15
左右
OGUB
笔顺

书写要领
含义解释
古都邑名。春秋齐桓公始筑,战国魏文侯建都于此。秦置县。汉后为魏郡治所。东汉末年又先后为冀州、相州治所。袁绍镇此。建安十八年(公元213年),曹操为魏王,定都于此。曹丕代汉,定都洛阳,邺仍与洛阳、长安、谯、许昌合称五都。晋避司马邺(愍帝)讳,改名临漳。十六国时后赵、前秦、北朝东魏、北齐皆定都于此。有二城:北城曹魏因旧城增筑,周二十余里,北临漳水,城西北隅列峙金虎、铜爵、冰井三台。旧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。南城筑于东魏初年,大于北城,今属河南省安阳县辖境。隋开皇十年(公元590年)复名邺县,宋熙宁六年(1073年)并入临漳。
古文寓意:
西门豹为邺令,佯亡其车辖。
——战国末期·韩非·《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》
曹公败于赤壁,引军归邺。
——西晋·陈寿·《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》
姓。
古文寓意:
邺氏,魏邑名。今为相州治县。《风俗通》:“汉有梁令邺凤。”
——南宋·郑樵·《《通志·氏族三》》
组词
问AI百科
百科AI智能,探索更多与"鄴"相关的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