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酣耳热
酒酣耳热的意思
1. 喝酒后脸上发热连耳朵都红了,形容酒喝得痛快淋漓。
例句:
在朋友们的聚会中,大家酒酣耳热,谈笑风生,分享着彼此的快乐与梦想,气氛温馨而热烈。
在那个温馨的聚会夜晚,大家围坐一起,酒酣耳热之际,彼此分享着生活的点滴与欢笑,氛围变得格外融洽和惬意。
字词解释:
酒
饮酒。
酣
酒喝得很畅快。
耳热
耳部发热,指极端兴奋或害臊。
成语故事:
公元218年, 曹丕写了封信给吴质, 表达对旧日情谊的怀念。曹丕和吴质、徐干、应玚、刘桢、陈琳、阮瑀、王粲等人在少年时经常在一起欢宴赋诗, 游玩作乐。在其他六个人都死去的时候, 曹丕写信给吴质叙旧, 表示怀念。曹丕在信中说: “当我们两个人和他们几个人在邺都的时候, 一块儿出去游玩, 居住在一块, 出去时车辆相连, 休息时坐席相接, 一刻儿也没有分离过。我们经常是在宴会上互相劝酒, 传杯送盏, 弹奏着管弦乐器, 吃酒是吃得多么高兴啊, 高兴得仰起头来歌唱作诗。当时是沉醉在欢乐之中, 而没有体验这就是欢乐, 可现在我极为伤心的是, 他们几个已上了死人的名单了。
含义解释
出处
奴婢歌者数人,酒后耳热,仰天拊缶而呼乌鸟。
——西汉·杨恽·《《报孙会宗书》》
引证
酒酣耳热,大家谈起做学生时代的笑话,情况愈加热烈了。
——现代·冰心·《《我的同班》》
酒酣耳热说文章,惊倒邻墙,推倒胡床。
——宋·刘克庄·《《一剪梅》》 「词」
尝于酒酣耳热笑语杂沓之际,听梧仙一奏,令人悄然。
——清·魏秀仁·《《花月痕》》 「七回」
现在我们再去痛快淋漓喝几巡,酒酣耳热都开心。
——现代·鲁迅·《《集外集拾遗·“言词争执”歌》》
酒酣耳热忘头白,感君意气无所情,一为歌行歌主客。
——唐·杜甫·《《醉歌行赠公安颜十少府请顾八题壁》》
(两位公子)一肚子牢骚不平,每常只说:自从永乐篡位之后,明朝就不成个天下!每到酒甜耳热,更(一作便)要发这一种议论。
——清·吴敬梓·《《儒林外史》》 「八」
大家你一杯,我一杯,喝得酒酣耳热,痛快淋漓。
——现代·欧阳山·《《三家巷》》
多才太守能挝鼓,醉送金船间歌舞。酒酣耳热眼生花,暂似京华欢会处。
——唐·徐铉·《《亚元舍人不替深知猥贻佳作三篇清绝不敢轻…庶资一笑耳》》
酒酣耳热憔长啸。便翩翩、辍班荷橐,一麾闽峤。堪笑狂生无用处,垂老云耕月钓。
——宋·王迈·《《贺新郎(送赵伯泳侍郎守温陵)》》
每至觞酌流行,丝竹并奏,酒酣耳热,仰而赋诗,当此之时,忽然不自知乐也。
——三国魏·曹丕·《《与吴质书》》
问AI百科
百科AI智能,探索更多与"酒酣耳热"相关的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