頓
頁
13
左右
GBNM
笔顺

书写要领
含义解释
指点头动作。
古文寓意:
他不顾这些,只狠狠地顿一顿头,想运出一点例外的力气。
——现代·叶圣陶·《《一个青年》》
以足跺地。参见“頓足”。
古文寓意:
以物触地;把一物猛地下放而碰撞另一物。参见“頓戟”。
古文寓意:
叩击;敲打。
古文寓意:
时南越献白象子在帝前,彰(曹彰)手顿其鼻,象伏不动。
——晋·王嘉·《《拾遗记·魏》》
表嫂说:“嗨!头上顿了个窟窿,直流血。”
——现当代·孔厥、袁静·《《新儿女英雄传》》
顿仆;跌倒。
古文寓意:
从高处往下行。
古文寓意:
山行穷登顿,水涉尽洄沿。
——南朝宋·谢灵运·《《过始宁墅》诗》
毁坏;败落。
古文寓意:
疲劳,乏力。
古文寓意:
撤除;舍弃。
古文寓意:
於是骇钟鸣鼓,收旌弛旆,顿纲纵网,罢獠回迈。
——南朝梁·萧统·《《文选·曹植〈七启〉》》
故强晋收其请隧之图,暴楚顿其观鼎之志。
——唐·房玄龄等·《《晋书·陆机传》》
排遣,消除。
古文寓意:
抖动;振动。
古文寓意:
整顿;顿而使齐。
古文寓意:
挣;甩。参见“頓纓”。
古文寓意:
停顿,停止。
古文寓意:
击不致策,蹈不顿趾。
——南朝梁·萧统·《《文选·傅毅〈舞赋〉》》
行者看罢,便要进去。忽顿住了脚。
——明末·董斯张、董说·《《西游补》》
看上书是一页一页往下翻,写上字是刷溜溜地——笔尖儿顿都不顿。
——现当代·康濯·《《春种秋收·故事》》
住宿;驻屯。
古文寓意:
〔日〕经于隅泉,是谓高舂;顿于连烂石,是谓下舂。
——宋·李昉等·《《太平御览》》
南归憩永安,北迈顿承明。
——南朝梁·萧统·《《文选·陆机〈于承明作与士龙〉诗》》
会其副阎温古逗留,又天大寒,待价不善抚御,师人多死,饷道乏,乃旋师顿高昌。
——北宋·欧阳修、宋祁等·《《新唐书·韦待价传》》
其自天津府城至海口,何处可设炮台,何处应顿重兵,目下亦不难布置。
——清·平步青·《《霞外捃屑·掌故·陈侍御奏折》》
留,逗留。亦谓较长时间的居留,滞留。
古文寓意:
愿郎君少顿内厅,当暂饰装而出。
——后蜀·顾夐·《《袁氏传》》
〔华光〕自思曰:“只因文殊、普贤这两个人,一个装聋,一个作哑,将茶顿住我,才赶不着龙瑞王,去到灵山。”
——明··《《四游记·华光占清凉山》》
我同他顿在一块儿这许多年,还有什么不知道的。
——清末·李伯元·《《官场现形记》》
兄弟原先是在云南顿过几年,也是这里老中堂的提拔。
——清末·李伯元·《《中国现在记》》
宿食之所;馆舍。
古文寓意:
於是拥马西行,日移一顿,顿八十里。
——南朝梁·沈约·《《宋书·鲜卑吐谷浑传》》
每之一所,辄数道置顿,四海珍羞殊味,水陆必备焉。
——唐·魏徵等·《《隋书·炀帝纪下》》
狄仁杰为度支员外郎,车驾将幸汾阳宫,仁杰奉使先修官顿。
——唐·封演·《《封氏闻见记·刚正》》
十二月,调兵悉集,戒严在顿,遣将军启仑南视形势。
——北宋·司马光·《《资治通鉴·晋安帝隆安元年》》
指宿食所需之物。
古文寓意:
驱令供顿不敢藏,万姓无声泪潜堕。
——唐·元稹·《《连昌宫词》》
昭宗出莎城,独知柔从,乘舆器用庖顿皆主之,大细毕给。
——北宋·欧阳修、宋祁等·《《新唐书·惠宣太子业传》》
放置。
古文寓意:
女父母乃听使就小屋中宿,傍顿钱帛,至生子已长大,乃将妇归家。
——西晋·陈寿·《《三国志·魏志·高句丽传》》
越二日,有健足负巨厢顿於地,启之,则敦与汪云海所作图在焉。
——清·恽敬·《《散季敦说》》
陈洪坐下,手下人把酒肴食盒顿在屋里。
——现当代·王少堂·《《武松·斗杀西门庆》》
佛教语。顿悟。参见“頓悟”。
古文寓意:
书法和绘画的技法之一。
古文寓意:
指句子中按语气应稍稍停顿的地方。
古文寓意:
凡句读中,字面少长,而辞气应少住者,曰“顿”。顿者,所以便朗诵,於句读之义无涉也。
——清·马建忠·《《马氏文通·论句读》》
顿时,立刻。
古文寓意:
揽营魂以探赜,顿精爽於自求。
——晋·陆机·《《文赋》》
〔唐玄宗〕谓左右曰:“朕每见张九龄,精神顿生。”
——宋·王谠·《《唐语林·容止》》
忽见晴皋铺白草,顿令凉野动秋风。
——清·顾炎武·《《赋得秋鹰》》
忽报人间曾伏虎,泪飞顿作倾盆雨。
——现代·毛泽东·《《蝶恋花·答李淑一》词》
全;全部。
古文寓意:
诸公与之言,皆因传译。然神领意得,顿在言前。
——南朝宋·刘义庆·《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》
颇不喜游宴、雕绮之事,言常恨之,未能顿遣。
——南朝梁·萧子显撰·《《南齐书·武帝纪》》
绝然。
古文寓意:
臣观诸军气习,今昔顿殊。
——宋·叶适·《《华文阁待制知庐州钱公墓志铭》》
若是者,岂其勇怯强弱顿殊哉。
——明·张居正·《《寿封翁观吾王年丈六十序》》
徘徊四顾,见虫伏壁上。审谛之,短小,黑赤色,顿非前物。
——清·蒲松龄·《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》
量词。次数。一次称一顿(用于饭食)。
古文寓意:
闻卿祠,欲乞一顿食耳。
——南朝宋·刘义庆·《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》
虽然不饱我一顿,且得噎饥。
——现当代·王重民等·《《敦煌变文集·降魔变文》》
于是她笑着,赶快给客人斟上水,一边张罗着这顿丰盛的晚餐,一边听他们谈什么话。
——当代·杨沫·《《青春之歌》》
量词。回数(用于动作)。
古文寓意:
通“鈍”。不锋利。
古文寓意:
通“扽”。
古文寓意:
若挈裘领,诎五指而顿之,顺者不可胜数也。
——战国··《《荀子·劝学》》
今之治民者,若拙御马,行则顿之,止则击之。
——汉·桓宽·《《盐铁论·诏圣》》
挟师豹,拖熊螭,顿犀牦,曳豪罴。
——汉·班固·《《西都赋》》
通“敦”。参见“頓頓”。诚恳敦厚貌。
古文寓意:
我今将顿顿焉,日日相亲爱也。
——战国··《《荀子·王制》》
姓。汉代有顿子献。见《三国志·魏志·华佗传》。
古文寓意:
顿子国,今南顿即是也,后为楚所灭,子孙以国为氏。
——唐·林宝·《《元和姓纂‧慁韵》》
组词
问AI百科
百科AI智能,探索更多与"頓"相关的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