體統
网友科普
体统(tǐ tǒng)是汉语中表示体制规范与礼仪准则的词语,既指文章体裁纲目,也泛指合乎身份地位的行为规范,后衍生出体面、颜面等引申义。该词内涵兼具制度性与伦理性。最初用于描述诗文结构体例,《文选·左思<三都赋>序》即以"摄其体统"论文体规范。唐宋时期扩展为社会制度与伦理准则,朱熹《朱子语类》将其与仁义关联,叶适著述则强调纲常属性。明清文学中,《红楼梦》等作品通过"失了大体统"等表述,展现其在日常礼仪评判中的核心地位。其语义自汉魏至近现代持续演化:魏晋侧重体制格局,宋代强化伦理约束,明清更注重行为得体性。鲁迅、老舍等现当代作家仍沿用该词,如《赵子曰》通过"不失体统"反映传统规范在现代社会的延续...
问AI百科
百科AI智能,探索更多与"體統"相关的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