鸣鞭
鸣鞭的意思
鸣鞭的意思
2. 古代皇帝仪仗中的一种,鞭形,挥动发出响声,使人肃静。也叫静鞭。
例句:
在古代,皇帝出行时,侍从会鸣鞭开道,以示威严。
网友科普
“净鞭”也叫“静鞭”,用黄丝编织而成,鞭梢涂蜡,打在地上很响,目的是警告臣下:皇上即将驾到,重要典礼就要开始,大家要立即安静,所以叫“净鞭”或“静鞭”。《元曲选》马致远“陈抟高卧四”:“早听得净鞭三下响,识甚酬量!”就是这种“净鞭”。
含义解释
挥鞭。挥鞭策马,动则有声,故称。
鸣鞭声在山谷中回荡,给人一种振奋人心的感觉。
古文寓意:
白马骍角弓,鸣鞭乘北风。
——南朝宋·鲍照·《《代陈思王白马篇》》
江陵所恃三海,不知沮洳有变为桑田者,敌一鸣鞭,即至城外。
——元·脱脱等·《《宋史・孟珙传》》
他从来也不像那些粗劣的驭手,随便鸣鞭、吆喝,以至虐待折磨牲畜。
——当代·孙犁·《《秀露集·乡里旧闻》》
指挥鞭打人。
在严苛的古代宫廷中,若有宫人犯错,会毫不留情地鸣鞭,以示惩戒,警示众人。
古文寓意:
摆出奴隶总管的架子,以鸣鞭为唯一的业绩。
——现代·鲁迅·《《且介亭杂文末编·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》》
组词
问AI百科
百科AI智能,探索更多与"鸣鞭"相关的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