麤疎
含义解释
亦作“麤疏”。亦作“麤踈”。亦作“麄疏”。亦作“麄踈”。
古文寓意:
——··《》
粗忽疏慢。
他做事向来麤疎,总是出现一些低级错误。
古文寓意:
张昭非肃谦下不足,颇訾毁之,云肃年少粗疏,未可用。
——西晋·陈寿·《《三国志·吴志·鲁肃传》》
今却返,具述胥言。适有粗踈,请君勿责。
——现当代·王重民等·《《敦煌变文集·伍子胥变文》》
天地尚遭人意料,乘时使气定麄踈。
——宋·苏辙·《《溯潮》诗之一》
他鹰指爪,蟒身躯,忒躁暴,太麄疏,但言语,便喧呼。
——元·尚仲贤·《《柳毅传书》第一折》
粗糙;不精密。
这件工艺品做工麤疎,显然不是出自大师之手。
古文寓意:
〔后〕袍极粗疏,诸主朝望见,反以为绮。
——东汉·班固、刘珍等·《《东观汉记·明德马皇后传》》
诸主家朝请,望见后袍极粗踈,反以为侍婢之数。
——晋·袁宏·《《后汉纪·章帝纪上》》
尧时文物也麄踈,礼乐犹带鸿荒余。
——宋·杨万里·《《题望韶亭》诗》
则我这衣袂麄疎,都是柴草络布无绵絮。
——元·关汉卿·《《五侯宴》第一折》
机器不兴,工欲动,而笨拙粗疏之刀锯袣之。
——近代·梁启超·《《说动》》
谓才识疏略寡陋。
他在学术上的见解麤疎,还需进一步学习和研究。
古文寓意:
其知弥粗
——战国末期·吕不韦等·《《吕氏春秋·异宝》》
然隐才雄而麄疏,邺才清而绵致。
——五代·王定保·《《唐摭言·韦庄奏请追赠不及第人近代者》》
盗喜曰:“秀才乃肯自屈,何不可者!顾吾辈粗疏,恐为秀才笑耳。”
——宋·司马光·《《涑水记闻》卷七》
形容声音粗沉而不连续。
那台老旧的机器运作时发出麤疎的声音,仿佛随时都会停止工作。
古文寓意:
秋深月清苦,虫老声粗踈。
——唐·孟郊·《《秋怀》诗之九》
组词
问AI百科
百科AI智能,探索更多与"麤疎"相关的知识